0
贵州云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智:融“新”共治,为城市基层治理添“新力”
2025-07-08 17:29:31 浏览:2次 【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量显著增加。面对新就业群体组织化程度低、管理难度大、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畅等现实挑战,组织部门必须主动破题、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党建链”串联“治理链”,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新的“红色动能”。

构筑“齐抓共管”责任体系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破解一些地方新就业群体党建“多头管理、责任悬空”难题,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制定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地方党委定期专题听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重难点事项。建立党委(党组)书记“领办、交办、督办”党建重点项目机制、“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新就业群体党建有人抓、统得起。健全“地方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统筹指导+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推动+属地街道(镇)兜底服务”的工作体系,依托网信办、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在互联网、交通运输、物业服务、快递外卖等领域组建行业党委,制定行业党委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抓实抓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确保兜得住、兜得牢。

建强“全域覆盖”组织链条

实现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凝聚新就业群体才有依托。要以“精准摸排—灵活组建—动态管理”为主线,建立“社会工作部门全面筛查+行业部门系统核查+街道(镇)摸底排查”三级联查机制,通过查找台账、数据比对、站点走访等方式开展新就业群体及流动党员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压实属地党组织管理责任,明确专人和流入党员保持联系。依托楼宇、商圈、社区等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对分散站点采取区域联建http://www.w3.org/2000/svg';%3e%3cpath fill-rule='evenodd' clip-rule='evenodd' d='M7.60772 8.29444C7.02144 8.73734 6.29139 9 5.5 9C3.567 9 2 7.433 2 5.5C2 3.567 3.567 2 5.5 2C7.433 2 9 3.567 9 5.5C9 6.28241 8.74327 7.00486 8.30946 7.5877C8.3183 7.59444 8.3268 7.60186 8.33488 7.60994L10.4331 9.70816L9.726 10.4153L7.62777 8.31704C7.62055 8.30983 7.61387 8.30228 7.60772 8.29444ZM8 5.5C8 6.88071 6.88071 8 5.5 8C4.11929 8 3 6.88071 3 5.5C3 4.11929 4.11929 3 5.5 3C6.88071 3 8 4.11929 8 5.5Z' fill='%23576B95'/%3e%3c/svg%3e");">、行业共建、派驻帮建等方式加强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采取“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等方式开展组织生活,打造“云端党课”及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等课程内容,行业部门定期组织线下集中学习。积极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将新就业群体及流动党员全面纳入动态管理,推动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跃升。

打造“暖心连心”红色港湾

用心用情服务是提高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和归属感的关键纽带。要聚焦新就业群体困难问题、权益保障等构建服务矩阵,将党的关怀转化为新就业群体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按照“便捷实用、共建共享”原则,依托商圈、楼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建设“红骑”驿站、“暖蜂”驿站等专属服务“线下阵地”,实现“冷能取暖、热能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伤能用药”。成立新就业群体关爱联盟,提供“关爱帮扶、技能培训、政策咨询、证照办理、诉求维权”“五帮”暖心服务。搭建新就业群体心愿诉求综合调度平台,构建“群体诉求—党员牵头—行业入账—部门领办”闭环管理机制,实行“党组织书记+新就业群体党员+新就业群体”结对联系帮带机制,解决充电难、停车难、小区进门难等困难诉求。设置新就业群体“暖新护航”爱心基金,专项用于关爱帮扶、困难救助,为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注入情感温度和向心力。

激活“双向赋能”内生动力

新就业群体是治理对象更是治理力量,可通过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双向奔赴”。大力培育城市治理红色力量,构建力所能及“闪帮”、不良现象“闪拍”、公益宣传“闪宣”、乱贴乱画“闪除”、紧急情况“闪报”的“五闪”微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建好“五闪”微治理志愿服务队,选聘党员骑手、快递员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社区流动网格员、民情观察员,协助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文明创建宣传等工作,共同守护群众安全和社区和谐稳定。制定“五闪”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根据积分排名落实物质奖励、优待礼遇、精神奖励,实现志愿服务微循环。开展“我最闪亮”“最美骑手”“先锋快递员”评选,并将先进典型纳入“两代表一委员”推荐范围,增强新就业群体职业荣誉感和城市归属感,形成“党建引领—群体融入—治理增效”的有效路径。

来源:《组织人事报》2025年6月26日六版


全部评论(0)
作者专栏
  • 张小妞关注

    粉丝:0人

  • admin关注

    粉丝:0人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5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020-28998648 @广州齐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