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粮仓”如何变身“国人厨房”?
3月2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漯河调研时,首次系统点题“四高”:
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在高水平开放求突破、在高品质生活树标杆、在高效能治理建模式。
老杨认为,这不仅是对漯河发展的精准画像,更是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注入的“漯河基因”。
为什么在漯河强调“四高”?这对河南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有何深远影响?漯河又该如何落实?
以下为全文:
(图片来自网络)
“中原粮仓”如何变身“国人厨房”?
3月2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漯河调研时,首次系统点题“四高”:
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在高水平开放求突破、在高品质生活树标杆、在高效能治理建模式。
老杨认为,这不仅是对漯河发展的精准画像,更是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注入的 “漯河基因”。
为什么在漯河强调“四高”?这对河南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有何深远影响?漯河又该如何落实?
01
漯河调研,点题“四高”!
首次系统点题“四高”,为什么是漯河?
漯河之于河南,特殊且重要。它既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也是河南市域经济发展的“优等生”。更关键的是,漯河承载着河南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探索使命,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杨用一句话总结漯河的产业特色: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
河南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但长期以来,河南农业的短板在于“有品类、缺品牌”“有资源、缺产业”“有产量、缺价值”。
漯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河南农业产业链条最完整、食品加工能力最强、品牌影响力最突出的城市之一。这里不仅有双汇、卫龙、南街村等全国知名品牌,更形成了涵盖畜禽、休闲食品、粮油加工等在内的食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工业+品牌”的现代化路径。
省委书记在漯河点题“四高”,正是看中了这一优势:如果说河南的粮食产业是“地基”,那么漯河的食品加工能力就是“梁柱”。通过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品质提升、治理优化,让漯河成为全国食品产业升级的“样板间”,这不仅能推动漯河发展,更能为河南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
“四高”落地漯河,有何特殊意义?
老杨从“四高”角度,分别梳理:
首先,高质量发展:食品产业如何突破天花板?
食品产业是漯河的命根子,但产业发展往往存在路径依赖,面临创新不足、附加值不高、竞争加剧的困境。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就要用科技赋能食品产业,让传统食品工业变身“高精尖”制造业。未来的漯河,不能只是食品生产基地,而要成为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生物技术、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其次,高水平开放:如何让漯河食品走向世界?
省委书记强调,要依托漯河港发展“铁公机水”多式联运,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意味着漯河不仅要打通国内农产品流通的“任督二脉”,更要在全球市场上谋篇布局。作为河南唯一拥有内河港口的城市,漯河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天条件,未来要积极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让“漯河制造”的食品畅销全球。
第三,高品质生活:城乡之间如何实现均衡?
漯河不仅是食品名城,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品质走在全省前列。但“城强乡弱”仍是现实问题,要真正实现高品质生活,就必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乡村也能共享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未来,漯河可以探索“食品产业+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让食品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让农村成为现代食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第四,高效能治理:如何打造全国领先的市域治理模式?
漯河的城市治理水平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乡村治理同样需要跟上。未来的漯河,要在数字化治理、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持续探索,让城乡治理更加智能、高效,让“漯河模式”成为全国市域治理的标杆。
回到前面的问题:首次系统提出“四高”,为什么是漯河?老杨认为,是因为漯河承载着农业强省的产业突围使命。
河南农业要强,必须让农产品变食品,让食品变品牌。漯河正是河南农业产业化最成熟的城市,具备从农业资源端到市场消费端的完整链条。省委书记在漯河调研时首次系统点题“四高”,不仅是对漯河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希望以漯河为样板,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未来,漯河必须抓住“四高”机遇,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城乡品质,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真正让“国人厨房”迈向“世界厨房”,让漯河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2
省委书记点题“四高”有何深意?
漯河调研,省委书记点题“四高”有何深意?
如果说“四高”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尺,那么漯河无疑是最佳的落脚点。省委书记刘宁在漯河调研时,首次系统点题“四高”,不仅是对漯河产业、区位、治理等优势的精准把握,更是着眼全省发展大局,为河南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首先,“四高”是河南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然选择。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面临着“重产量、轻品牌”“重资源、轻产业”的问题,粮食总产全国第一,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推动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而“四高”正是农业强省建设的核心抓手:
高质量发展——让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产业升级,实现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转变。
高水平开放——打破“内循环”困局,让河南食品走向世界,推动农业国际化。
高品质生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和市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高效能治理——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农业农村现代化真正落地。
漯河之所以被赋予“四高”使命,正是因为它在农业产业化、食品品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能够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其次,“四高”是河南市域经济突围的关键抓手。
河南市域经济长期呈现出“、特色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如何打造全国领先的市域经济高地?“四高”无疑是突破口。
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食品产业是漯河的优势产业,但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的挑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食品产业向智能制造、生物科技、健康食品方向升级。这不仅关乎漯河的发展,也为河南市域经济转型提供了方向。
在高水平开放上求突破——河南是全国农产品生产大省,但食品出口占比偏低。漯河依托漯河港、“铁公机水”多式联运体系,能够加快河南食品“走出去”,从而带动全省市域经济更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在高品质生活上树标杆——漯河的城市品质在全省地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城乡发展仍然不均衡。未来,漯河需要探索城乡融合的新模式,让乡村居民同样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从而推动全省市域治理水平提升。
在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漯河长期在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具备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省委书记点题“四高”,正是希望漯河能够率先试点,形成可推广的市域治理样板。
第三,“四高”是河南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当前,河南正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其中很多关键抓手,与“四高”高度契合。漯河的“四高”探索,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关乎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竞争力。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正大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而漯河的食品产业链完备、市场基础扎实,能够率先打造全国食品产业高地,带动河南农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河南是“米袋子”“菜篮子”大省,但食品加工出口能力不足,漯河的“高水平开放”探索,有助于提升河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全省农业外向型发展提供示范。
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漯河作为郑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必须加快与郑州的产业联动、物流对接,依托现代物流体系,实现食品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
因此,老杨认为,“四高”之于漯河,更是河南发展的试验田。
省委书记点题“四高”,绝不仅仅是对漯河的要求,更是在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市域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寻找突破口。漯河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食品产业升级、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省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未来,漯河不仅要成为“中国食品名城”,更要成为“世界食品之都”,在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率先蹚出一条“四高”新路!
03
漯河,如何落实好“四高”?
“四高”是方向,落地才是关键。漯河要真正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必须找准抓手、精准发力,将“四高”目标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
老杨建议,漯河做好四个关键:
第一.、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打造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漯河被誉为“中国食品名城”,拥有双汇、卫龙、南街村等一批全国知名食品企业,食品产业是漯河的支柱产业。但要真正做到“走在前”,漯河必须推动食品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包括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推动食品工业智能化升级。围绕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肉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菜等重点领域,引进高端食品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推动食品加工智能化、数字化,打造“河南智造”的标杆。
包括培育食品产业新赛道,抢占未来市场。发展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植物基食品等新兴食品产业,推动传统食品企业向高端化、健康化、绿色化转型,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包括做强食品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借鉴“地理标志+品牌”模式,推动“漯河食品”区域品牌建设,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食品品牌认证,让“漯河制造”成为高品质食品的代名词。
其次,在高水平开放上求突破——加快“漯河港+多式联运”建设,融入全球市场。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漯河要加快从内陆城市向“国际食品港”迈进,关键是发挥“漯河港”的枢纽作用,构建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
这方面,建议漯河依托漯河港,建设“铁公机水”现代物流枢纽。以漯河港为核心,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一体化衔接,提升食品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让“漯河食品”更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议漯河打造食品出口加工基地,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设立食品出口加工园区,推动食品企业开展国际标准认证,积极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让“河南味道”成为全球餐桌上的美食。
建议漯河加强对外招商引资,推动国际食品产业合作。举办全球食品产业大会,吸引国际食品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才落户漯河,促进漯河食品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第三,在高品质生活上树标杆——城乡融合,打造幸福漯河。
漯河不仅要成为食品产业强市,更要成为人民幸福感满满的现代化城市,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这方面,建议漯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宜居水平。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加大投入,引进高水平院校、三甲医院,建设智慧城市,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百姓生活更便利。
建议漯河着重以片区化推动乡村振兴,让农业农村成为吸引人的地方。依托食品产业优势,以片区化理念为切入口,片区化打造和美乡村先导区,打造“食品+乡村旅游”新模式,发展乡村美食研学、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同时,建议漯河注重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也能共享现代化成果。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食品原料订单生产体系,让农民从产业链中受益,真正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第四,在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打造市治理现代化标杆。
漯河要真正发挥“四高”示范作用,必须在治理上先行一步,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模式。
这方面,建议漯河深化“数字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加快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推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领域数字化,让治理更智能、更精准。
建议漯河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依托漯河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社区自治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社会治理的“漯河样板”。
建议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办事更便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涉企服务,让漯河成为投资高地,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助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04
以“四高”之势,走在前、做示范!
总之,漯河调研,省委书记首次系统点题“四高”,既是对漯河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更是对河南未来发展的重大指引。作为全国食品产业高地、现代物流枢纽、城乡融合示范市,漯河不仅要在食品产业升级上走在前,更要在开放发展、品质生活、治理效能上求突破,打造出市域高质量发展的“漯河样板”。
未来的漯河,要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推动食品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要在开放发展上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依托漯河港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要在城乡融合上走出一条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新路,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要在治理现代化上探索市域治理新模式,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漯河。
“四高”既是目标,也是行动指南。漯河必须以勇争一流的气魄、改革创新的精神、实干担当的作风,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提供鲜活样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贡献漯河力量!
-End-
1、学术讲座/活动邀约
助理小江 13783657252
2、公号转载/媒体商务合作
xiaolongten(微信)(添加请备注合作信息)
来源: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