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理论宣讲的代入感
2025-08-27 08:34:19 浏览:3次 【

      多数宣讲员在初涉理论宣讲时,常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想传递的内容,总与受众的期待错位?即便备课倾注大量心血,精心设计了诸多“亮点”,却往往讲得口干舌燥,仍难获受众认可。深究原因,“代入感”的缺失或许是关键所在。

      学生时代学习语文时,我们常遇到“以第一人称写作有何优势”的考题。答案其实很简单: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能直接袒露心理活动与情绪起伏,让叙述更显真实可信,也能让读者与叙述者产生身份认同,达成“角色扮演”的效果。

      简言之,就是让读者产生“代入感”,进而

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如同写作,理论宣讲唯有具备“代入感”,才能从一开始就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引导他们走进宣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感触、有所思考、有所领悟。那么,理论宣讲该如何营造“代入感”呢?

一、勤调研,“编写”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正如浙江提出的“无调研不宣讲”,一场优质的宣讲,前期调研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何要调研?一方面,通过调研能掌握当地实践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与宣讲内容的结合点,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试想,对着山区群众大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能引发共鸣的概率恐怕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调研能带来亲身体验,不同调研者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得各不相同。

      世间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诚。当宣讲人以第一视角讲述自己的见闻与体悟时,极易唤起听众的共同记忆与感受,引发共鸣的可能性也会大幅提升。同时,经过调研中的感同身受,宣讲者对理论的理解与体会或许也会发生新的变化。综上而言,调研能提升宣讲人对理论的代入感,以及对受众的代入感,进而增强宣讲人与理论、与受众之间的共鸣。

二、多钻研,“转述”好别人的故事

      多数宣讲员身兼数职,很难有充足时间投入调研。尤其是面对一些时间紧迫的宣讲任务,是否就可以省去调研环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能实地调研自然最佳,但无法亲临现场,并不意味着不能开展调研。

      有些宣讲员在讲述事例时,往往将网上找来的资料“生吞活剥”,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动就直接使用。但宣讲的生动性,与其中例子的数量并无正比关系。正如焦裕禄同志所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要想让宣讲赢得受众认可,就得自己亲自“嚼一嚼”资料这块“馍”。

图片

支前群众唐和恩随军用的竹竿(仿制件)

       例如,某次宣讲中,宣讲人讲述淮河战役支前英雄唐和恩的事迹:他在随身携带的一根三尺多长的小竹竿上,刻下了支前路上经过的山东、江苏、安徽3省27个县88个村镇的名称。唐和恩的事迹感人吗?确实感人。但讲述得足够动人吗?未必。因为对多数人而言,3、27、88不过是几个冰冷的数字,他们很难理解数字背后的深意。

      倘若由笔者来讲这个故事,会将自己代入“唐和恩”的角色,去探寻这一路的细节:走了多少里程?花了多长时间?有多少次空着肚子赶路?是否有过动摇?途经这些地方时,老百姓是如何对待解放军的?有了这些细节的支撑,即便以第三人称讲述,宣讲人在内心也已然成为“唐和恩”。 

      常言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宣讲即便称不上“大事”,也需秉持这份细致,注重细节、足够用心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实地调研还是素材调研,都并非易事。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不妨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始“调研”,长此以往,宣讲定能充满“代入感”。

来源:爱上宣讲这一行


全部评论(0)
  • 多数宣讲员在初涉理论宣讲时,常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想传递的内容,总与受众的期待错位?即便备课倾注大量心血,精心设计了诸多“亮点”,却往往讲得口干舌燥,仍难获受众认可。深究原因,“代入感”的缺失..

    admin浏览:4次 评论:0
    2025-08-27 08:34
  • 过去几天,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摘抄“金句”,抒发油然而生的感悟;有人截屏家乡的老照片,感恩伟大时代带来的变化;还有人晒出乡村书屋打..

    admin浏览:24次 评论:0
    2025-08-11 08:55
  • 小伙伴们又给我上了难度,她们问我,宣讲怎么才能“幽默风趣、金句频出”。她们说:简单来说,就是“有效”还“有笑”。我……这哪里简单了啊!!!思考后,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经常使用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admin浏览:17次 评论:0
    2025-07-25 16:01
  • 构建黔东南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新格局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宣传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有44个民族共荣共生,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誉为“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百节之乡”,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

    admin浏览:14次 评论:0
    2025-06-12 10:42
  • 公文表述存在易错点,有些日用而不知,有些习惯成自然,颇有些劣文驱逐良文的意味。很多小伙伴不以为意,实际离了个大谱,可能会闹出笑话,也可能惹上麻烦,个别情况下甚至酿成原则性错误,可谓一字之差、得不偿失。..

    admin浏览:31次 评论:0
    2025-05-30 10:52
  • 洁癖,是指太爱干净,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而在一些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身上,也有一种洁癖,叫“舆情洁癖”,见不得网络上有关于本单位的一点杂音,把正常批评和争议当成舆情去“应对”,这说到底是一种..

    admin浏览:23次 评论:0
    2025-05-27 15:39
  •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结业寄怀诸师友》雁栖湖畔驻碧霄,半月襟怀入梦遥。牡丹香透月季斜,银翼时惊空寂寥。鸿音原自师长晓,厚泽常随春雨到。待到他年芳草绿,我在沙澧接天娇。..

    admin浏览:190次 评论:0
    2025-05-01 13:28
  • 来源丨传媒评论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施妍静摘要: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想要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必须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本文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越牛新闻客户端的时事评论栏目《延安路漫谈》为例,从内容、创新、技..

    admin浏览:36次 评论:0
    2025-04-21 18:03
  • 来源丨吴聊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吴兆喆我以前讲课的时候,总有人问,“我又不是宣传部门的,学新闻写作有什么用?”我告诉他们,“无宣传,不称职”。今天,我和大家从建党初期的宣传工作聊起,一起探讨领导干部为什么..

    admin浏览:195次 评论:0
    2025-04-21 11:44
  • 十年前我们把种子埋进土壤像写下一首诗歌的第一行十年间一个信念扎根发芽让千万双眼睛时刻守望让千万双大手为孩子们撑起伞、织好绿网“绿书签行动”系全国“扫黄打非”战线开展的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护苗..

    admin浏览:28次 评论:0
    2025-04-18 18:35
作者专栏
  • 张小妞关注

    粉丝:0人

  • admin关注

    粉丝:0人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5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020-28998648 @广州齐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