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这三篇评论讲透了
2025-09-24 11:12:21 浏览:6次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这次会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所部署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紧扣这一目标定位,抓住了群众最为关心、最为期盼的问题,为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我们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汇聚起磅礴伟力,推动城市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2013年到2024年,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5亿人;2024年,27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宜居宜业水平等5个方面的大幅提升。从稳步提升城镇化率,到有效破解“大城市病”、盲目扩张“摊大饼”等问题,再到升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正是因为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引擎。

必须深刻认识到,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是这次会议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方位,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变化。

从6个方面的内涵看,“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涵盖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妨以宜居来分析,这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基本要求。能否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则是衡量城市宜居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新时代以来,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有效解决1.7亿人的住房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了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这些实打实的发展成果,有效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增进了民生福祉。面向未来,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定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做好城市工作至关重要、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断取得新成效。   


图片
把握历史方位,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

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落实总体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关键在于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从强调“经济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到指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从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到要求高新科技园区“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的意蕴十分丰富。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把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就要坚持好“五个转变、五个更加”的重要原则。要深刻认识到,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这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这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之举;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这是推动城市高标准更新、高水平运营、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基础;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是健全城市工作格局、更好形成合力的有力保障。坚持好五个重要原则,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工作的科学性,赢得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未来。

这里不妨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发展动力”两个方面分析、加深理解。

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2024年的67%。伴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地域面积不断增加,也产生了城市部分房屋和基础设施老化、地上和地下建设失衡等问题。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迫切需要改变粗放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破除盲目扩张“摊大饼”等问题,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雄安新区,“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协同推进,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拔地而起;上海,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紧凑的空间里腾挪,“见缝插针”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关键就要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和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智慧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发展动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在。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城市之间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基础条件等各不相同,一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产业同质化等问题。做好城市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

黑龙江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安徽合肥,依托“各种要素条件集成优化”,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上持续用力……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加强科技和文化赋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错位发展,不搞同质化竞争,才能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塑造竞争优势。

“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是做好城市工作的辩证法,体现了我们党对城市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定能不断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图片
奋发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怎么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主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指引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这“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系统谋划,是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的应对之策。做好城市工作,要把这些要求和部署贯通起来,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这里,以建设创新城市、韧性城市为例,深化对担当作为抓落实的理解。

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这次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6个方面内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并对“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作出具体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时代以来,从北京中关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到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再到湖北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一座座科创之城拔地而起,见证创新驱动的强劲动能。实践告诉我们,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做到,坚持因城施策,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同时必须看到,从地方债务管理到财政金融举措,过去城市增量扩张时期形成的一些政策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等作出部署。要统筹推进、抓实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以制度之新激扬发展之力、以开放之势汇聚发展之能。

安全可靠是韧性城市的突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越是向前发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这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

城市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活动高度密集,安全风险也相对集中。不论是消除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是做好地震、洪水等城市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都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

近年来,广东、重庆等地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治理难题,让城市安全更有保障。实践深刻启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化解疑难的高招,才能不断提高安全韧性水平。

城市工作有其系统性和复杂性,落实各项任务部署,必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一定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建设好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全部评论(0)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

    admin浏览:7次 评论:0
    2025-09-24 11:12
  • 1.年轻干部当在破局、成长、行动中“破茧成蝶”一是以“破局攻坚”撕开“自我纠结”的困境“茧”,为“破茧”积蓄动能;二是以“成长赋能”破解“焦虑恐慌”的迷茫“茧”,为“成蝶”强健羽翼;三是以“行动践诺”跳..

    admin浏览:6次 评论:0
    2025-09-23 16:26
  • 主题党日活动,是党员开展理论学习的阵地、组织思想交流的平台、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对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每月开展一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要力争做到主题明确、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着力克服..

    admin浏览:6次 评论:0
    2025-09-23 16:16
  • 1、引导党员恪守 “初心”、引导企业厚植 “民心”、引导群众永葆 “诚心”。2、在风浪中锤炼坚毅品格、在硬仗中践行初心使命、在考验中交出满意答卷。3、受命之时便忘其家、临阵执纪便忘其亲、击鼓出征便忘其身。4..

    admin浏览:6次 评论:0
    2025-09-23 16:13
  • 机关岗位很重要,干好机关不容易。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既要薪火相传传统积淀和特色内涵,又要积极跟上党和国家发展步伐,在思维理念、工作模式、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等方面有大的转变,从而把握大势、遵循规律,因..

    admin浏览:2次 评论:0
    2025-09-23 16:12
  • 同志们:今天召开中心深入贯彻学习教育总结大会,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全面回顾,更是对深化作风建设的再动员、再部署。本次会议听取了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汇报、监督检查通报以及基层代表发言,内容详实、剖析深刻。今年..

    admin浏览:3次 评论:0
    2025-09-23 16:10
  • 2025年上半年纪委书记述责述廉报告根据组织要求,现将本人2025年上半年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一、工作开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纪委和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admin浏览:4次 评论:0
    2025-09-23 16:08
作者专栏
  • 张小妞关注

    粉丝:0人

  • admin关注

    粉丝:0人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5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020-28998648 @广州齐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