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作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出台,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思想政治工作从局部之要拓展为全局之需
过去,我们谈到思想政治工作,条件反射般地指向学校,似乎只有学校才有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是育人场所,务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十九大前夕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十九大后,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http://www.w3.org/1999/xhtml"},"node",{"tagName":"font","attributes":{"face":"方正楷体简体"},"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引向深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教育部党组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更多地局限于学校。直到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时隔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就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做出新部署,加强工作指引。从这两次行文名称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已从局部之要拓展为全局之需。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均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各自管好自己的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毛主席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需要全民族各行业团结一致,凝聚共识,任何一个地方打了缺口都不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全局性的。企业、农村、机关和事业单位、社区、新兴领域都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心无旁骛,一鼓作气,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
此外,特别强调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互联网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必须高度警惕网络阵地,研究互联网运行规律,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关。
我们必须从全局上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就如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体现思政引领力一样。
二、思想政治工作从制度安排上升为党内法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总结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工作职责、内容方式、目标任务。作为我们党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条例》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意见”作为法定公文文种,主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常具有指示性和参考性,而不具有强制性。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内法规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条例则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又是时隔4年,从《意见》到《条例》,法定公文上升为党内法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再仅仅依靠政策文件和领导指示来强调,而是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
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高校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托思政课,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具体工作事务,重于执行,疏于说理。
事务性工作确实繁多,时间紧任务重,辅导员很多时候只顾推进工作,只是明确要这么干或那么干,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或那么干,往往说理不清、阐释不明,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忙,固然是个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不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思想成为了思政教育之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落脚点就是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让学生听党话、跟党走,那就一定要有人去讲党话,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理应承担这个重要职责。
党话就是党的创新理论、党话就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话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主张,党话还是我们党的红色经典故事。
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求辅导员研究党话、传播党话、讲好党话,创造沉浸式的环境,就如昨日刚刚开馆的世纪风云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集中展示地,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知晓党话、领会党话、相信党话,从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学生骨干要主动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环节,且要听其言观其行。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人来做工作。所以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讲思政工作就是队伍建设。一批有坚定立场、家国情怀、仁爱之心的思政工作者才能干出有温度的思政教育,才不至于在党和群众之间的形成隔阂和误会。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以身作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建好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关心队伍成长与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条例》出台,必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体系化重塑,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精准化变革,加速传统优势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化创新,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将从以往较多依靠“自觉”转向责任明确的体系化运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从传统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创新话语表达和传播形式,提升其在网络空间的吸引力,使传统优势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来源:润心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