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2025-10-09 09:27:01 浏览:1次 【

同志们:

今天这堂党课,我想先请大家回忆几个生活场景:清晨醒来,你打开手机,第一条跳入眼帘的是什么样的新闻?上班路上,你听到同事们正在热议哪个社会话题?晚饭后,你翻阅朋友圈,又被哪些观点和情绪所触动?

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其实都与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息息相关——意识形态工作。它不像经济建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却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它既是国家治理的深沉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底色。因此,我今天的党课主题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坚守中显担当”。围绕主题与大家交流、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从日常处感知意识形态的力量我们把视线投向那些最寻常的生活细节,在那里,意识形态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呈现着它的力量。一是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把关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篇较为偏激的文章,大家都在点赞,我们会沉默还是会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这些,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转发或点赞,这是一场发生在最小社会单元里的意识形态较量。当我们对此保持沉默,就等于默许了错误历史观的传播。你转发的每一条链接,点赞的每一个视频,都是在为你所认同的价值观投票。这种看似微小的选择,汇聚起来,就形成了社会思潮的江河。每一次负责任的分享,都是对网络空间清朗化的一份贡献;每一次对谣言的澄清,都是对社会理性的一份守护。二是学会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家常话是最贴近生活、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语言形式。在意识形态领域,党员干部要将那些宏大的道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语,让身边的人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深刻的内涵。比如,在和家人朋友聊天时,不用生硬地去讲国家发展战略的大道理,而是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变化,像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出行越来越方便等,来聊聊国家政策带来的影响,让大家能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或者在和邻里交流时,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例,讲述社会公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用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三是学会在精神家园里"植树造林"党员干部要不断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精心培育高尚道德情操的树苗。要多读经典著作,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用知识和智慧浇灌精神之树。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让精神家园的树木茁壮成长。此外,还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及时清除精神家园里的杂草,摒弃不良思想和作风。要深刻理解意识形态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它不是靠响亮的口号,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四是正确看待屏幕背后的无声较量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最近各大平台上的"正能量"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记录乡村教师日常的"张老师"账号,粉丝超过百万;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守艺人"系列,播放量破亿。这些内容没有刻意的宣传,却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别有用心者,善于用精心剪辑的视频、断章取义的截图来制造对立、煽动情绪。他们深谙传播规律,懂得如何用情绪化的表达来裹挟舆论。在这个"指尖上的战场",我们每个党员都是战士。我们的武器不是谩骂和攻击,而是理性的声音、温暖的故事和建设性的态度。

二、在变局中洞察意识形态的暗流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气候"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我们要像敏感的树叶感知季节变换一样,洞察这些变化背后的暗流涌动。一是洞察偏见穿上学术的外衣现在一些错误思潮已经不再赤裸裸地宣扬,而是披上了"学术研究"、"理论探讨"的华丽外衣。比如,用个案例证代替整体判断,用抽象理念否定具体实践,用西方理论裁剪中国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面对任何理论、任何观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它的立场是什么?它的方法论是否科学?它的结论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二是洞察当理性让位于感官在算法推荐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正陷入一场"注意力争夺战"。为了流量,一些内容生产者刻意制造冲突、放大焦虑、煽动对立。"标题党"大行其道,"震惊体"屡见不鲜,"碎片化"阅读让我们越来越难进行深度思考。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正在从线上向线下蔓延。在公共讨论中,理性的声音往往被情绪的浪潮淹没;在政策辩论里,专业的分析常常不及煽情的口号有市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党员要带头做理性的"压舱石"。在众声喧哗中保持冷静,在情绪泛滥时坚守理性,用逻辑的力量、事实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来引导舆论走向。三是洞察价值观隐藏在生活方式中意识形态最深刻的变化,是它已经从宏大的政治叙事,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选择看什么电影、买什么品牌、用什么生活方式,都在无形中表达着你的价值取向。比如,近年来"国潮"的兴起,表面是消费选择的变化,深层则是文化自信的觉醒;"极简生活"的流行,看似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实则是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反思。这种"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因其隐蔽性和渗透性,影响力更为深远。它提醒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关注生活实践,从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把握思想观念的变迁。

三、在坚守中担当时代的使命面对复杂局面,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努力成为一道光,既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也温暖他人迷茫的心。一是做信仰的"守望者",在沉默处发声在社会舆论场中,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试图扰乱大众思想时,要及时站出来,用清晰、有力的声音传播正能量,捍卫信仰的尊严。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的正是这种"守望者"的精神。在别人沉默时敢于发声,在潮流涌动时保持定力。这种守望,源于对真理的坚定,对理想的忠诚。它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的一句真话,在迷茫时刻的一份清醒。二是做理论的"践行者",在实干中诠释理论的魅力,最终要通过实践来展现。我们不能仅仅将理论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党员干部要带头把党的先进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对理论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发现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具有指导意义。三是做风尚的"引领者",在平凡中示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往往体现在最平凡的言行中。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诚信守约待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恰恰是最生动的意识形态表达。党员干部按时上下班,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不推诿、不扯皮,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遇到困难不退缩,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在团队合作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党员干部作为风尚的引领者,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在平凡中展现不平凡的品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四是做故事的"讲述者",在真实中动人好的意识形态工作,应该像讲故事一样动人。我们要学会发现身边的感动,捕捉时代的细节,用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来打动人、感染人。当我们把"中国故事"讲具体了、讲生动了、讲温暖了,那些抽象的理论自然就有了生命力和说服力。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刻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让听众能够感同身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求,对故事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让听众能够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五是做创新的"探索者",在变化中前行意识形态工作最怕固步自封、刻板生硬。面对新的传播格局、新的话语方式、新的人群特点,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不是迎合,而是为了更好地引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群众关心关注的道理,这样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入脑入心。在内容创新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将其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识形态产品。例如,通过改编经典故事、创作新的文艺作品等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同志们,意识形态工作从来不是虚的、软的、远的。它就体现在我们每一次理性的发言里,每一次善意的举动中,每一次对原则的坚守上。它既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宏大工程,也是我们每个党员修身立德、履职尽责的日常功课。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于细微处耕耘,在坚守中发光。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的建设者、守护者、传播者,就一定能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最坚实的思想长城!


来源:红色动能02

全部评论(0)
  • 同志们:今天这堂党课,我想先请大家回忆几个生活场景:清晨醒来,你打开手机,第一条跳入眼帘的是什么样的新闻?上班路上,你听到同事们正在热议哪个社会话题?晚饭后,你翻阅朋友圈,又被哪些观点和情绪所触动?这..

    admin浏览:2次 评论:0
    2025-10-09 09:27
  •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编写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出版发行。《报告》分析了我国文旅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文旅3.0”是大势所趋。在“十四五”即将收官、..

    admin浏览:2次 评论:0
    2025-10-09 09:06
  • 践行三“足”初心,谱写青年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时代的生力军,是未来的开拓者,其价值追求与精神境界,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社会进步。在人生道路上,青年当以 “肯知足” 涵养心态,以..

    admin浏览:13次 评论:0
    2025-09-23 16:25
  • 领导干部的名字在新闻宣传中常用,也比较敏感,有些基层单位用得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需要慎重和规范。把握对领导干部名字的宣传方法,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宣传惯例、宣传常识;一个是中央关于新..

    admin浏览:12次 评论:0
    2025-09-18 16:32
  • 理念是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开展实际工作的思路和规律,是管总的。事必有法,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宣传思想工作也不例外。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关..

    admin浏览:10次 评论:0
    2025-09-18 16:31
  • 多数宣讲员在初涉理论宣讲时,常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想传递的内容,总与受众的期待错位?即便备课倾注大量心血,精心设计了诸多“亮点”,却往往讲得口干舌燥,仍难获受众认可。深究原因,“代入感”的缺失..

    admin浏览:14次 评论:0
    2025-08-27 08:34
  • 过去几天,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摘抄“金句”,抒发油然而生的感悟;有人截屏家乡的老照片,感恩伟大时代带来的变化;还有人晒出乡村书屋打..

    admin浏览:33次 评论:0
    2025-08-11 08:55
作者专栏
  • 张小妞关注

    粉丝:0人

  • admin关注

    粉丝:0人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5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020-28998648 @广州齐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