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按】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是传达政策意图、统一思想认识、部署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现实的指导性、一定的权威性。因讲话背景、目的、场合不同,写这类文稿并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写好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
全文字数:2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http://www.w3.org/1999/xhtml"}]"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padding: 0px;outline: 0px;max-width: 100%;color: rgba(0, 0, 0, 0.9);font-size: 17px;font-family: mp-quote,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034em;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应该什么样?
一篇好的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鲜明的政治性。这类讲话政治性很强,需要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政治因素、考虑政治效果,思想观点必须与中央最新精神高度一致,措施办法必须与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制度相符合,政治上绝不能有丝毫偏差。
现实的指导性。这类会议承担部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既要让人一听就清晰透彻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又要提纲挈领避免陷入琐碎;既要明确交代目标任务,又要教给路径方法,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一定的权威性。这类讲话代表地方或单位的集体意志,因此表述必须科学严谨、准确无误,观点明确,论证周密,提法反复斟酌,经得起推敲和检验,避免造成曲解误导。
http://www.w3.org/1999/xhtml"}]"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padding: 0px;outline: 0px;max-width: 100%;color: rgba(0, 0, 0, 0.9);font-size: 17px;font-family: mp-quote,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034em;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应该怎么写?
写好这类讲话稿,可以重点在五个环节上下功夫。
文稿写作首先要找准方向和定位。实际情况可能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牢牢把握一切工作都要结合实际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这一逻辑基点,把开展工作的政治考量、部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举措清晰鲜明表达出来。这个基点站稳了、主线拎住了,大方向就不会偏。
还须搞清楚讲话的事由动因、使用场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从“形”上认识,是常规任务还是专项工作,是大会还是小会、长会还是短会、开门会还是闭门会,包括规模、范围、流程等,越明晰越好。从“神”上领会,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系统部署还是重点推进,是加油鼓劲还是查漏补缺,侧重于思想认识还是具体工作,这些都决定着讲话稿的基调。
主题主旨明确后,接下来就是一个使讲话稿逐渐从概念具象为框架的过程。搭架构定格局,要“登高海自平”,也要“身在此山中”。尽量把视野放宽、眼光放远、思路放活,充分领会中央要求,全面掌握本地实际,结合当前大事热点,琢磨事物之间的联系,跳出具体看整体,理清具体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从长远看的意义,代入实际察细节,分析推进的重点、难点、着力点,力求全方位多维度把握看待问题。
当然,起草这类讲话稿,必须领会好领导的关注点和核心观点、最新要求,据此梳理出逻辑脉络、规划好详略取舍、设计好起承转合、统筹好排兵布阵。
具体架构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按总分、并列、递进逻辑来展开,还是按时间、空间、对象逻辑来摆布,均需条理清晰、不重不散、浑然一体。原则上一个逻辑模块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不能把不相干的内容拼凑在一起;反过来,一个中心内容尽量只出现在一个逻辑模块中,不能在不同地方重复散现;平行摆布的逻辑模块一般应处在同一层面上,需有明确的逻辑联系或共同构成完整逻辑闭环,等等。
同时,应勇于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设计和构思,不断尝试以新的思路剖析问题、搭建框架,避免陷入固化、落入俗套。
搭建好讲话稿的骨架,后面就要解决有血有肉的问题。一篇好的讲话稿,须用心遣词造句,做到文从字顺、凝实饱满,环肥燕瘦恰到好处。
言之有理。把讲道理与摆事实、举例子有机融合起来,做到论点、论据、论述,思路、举措、要求,道理、方法、抓手按需摆布,搭配得当。
言之有物。大巧不工,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刻的道理才见功力。多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避免用晦涩难懂、奇怪生硬的词语或空话套话装点门面,避免故弄玄虚、堆砌辞藻。
言之有情。起草这类讲话稿,需用心与听众交流对话。注意解决好“说得出口”的问题,兼顾好领导的讲话习惯与个人风格,统筹好形式与内容,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场景采取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更需注意鞭辟入里,引发共鸣,消除畏难情绪,使部署的工作更好执行。
中央提倡开短会、写短文。起草这类讲话稿能短则短,但绝不是把每个部分平均地压减篇幅,这样容易把重要的内容抽空,导致讲话稿轻飘飘、无质感。该深入的地方要深入,该具体的内容要具体,这是把部署推进重要工作讲深讲透的现实需要。
做到“短实新”,要求起草者大胆取舍。该取的地方毫不吝惜笔力,重点内容大书特书、不厌其详;该舍的部分绝不拖泥带水,轻处寥寥数语、点到即止。这样的讲话才有张力、有韵律。
围棋的官子看似平平无奇却最是考验定力,常是棋局最耗费时间精力的阶段。对于起草讲话稿来说,收官就是总体成型后的反复研磨、修改。舍得花时间、下苦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遍遍、一点点打磨完善,往往会有超乎意料的效果。
反复通读。讲话稿写出来和讲出来感觉往往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很顺,读出声来就会发现有些地方比较拗口,还需打磨。
前后推敲。反映的情况、引用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对工作举措的表述是否清晰明了、易于执行,这些都要细细琢磨。此外,主谓宾、定状补等基本语法,在起草过程中可能只是下意识顾及,回头看的时候就该多留意;有时候文字、词句单看起来没问题,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语句冗余、语意模糊、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在前后推敲中发现、修正。
错字、格式等也不是小问题。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具有特定的公共效力,规范精准、避免错漏瑕疵非常重要,起草者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
“归来看山还是山。”完稿并不是终点,而是寻求突破进阶的新起点。文稿水平的提升,大多始于完稿后的自我审视和全面复盘。全方位复盘领导修改的花脸稿,认真比对改了什么地方、如何改的,仔细揣摩为什么改,从中体会领导的政治站位、思维方式、修改用意,感受领导的写作风格、讲话习惯,从复盘中找差距不足、找努力方向。
多听受众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反馈,看看部署工作最终的效果与最初的预期是否一致,查找讲话稿的哪些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除了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实现螺旋上升之外,日常的广泛学习也至关重要。要把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党中央大政方针作为一项必修课、基本功,真正学懂弄通、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部署工作类会议领导讲话稿,说到底写的不是文章,写的是工作,必须持续加强工作研究、知识积累,广泛涉猎、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洞悉时事,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多深入实践调研,学习群众的智慧,防止闭门造车。
谋篇、布局、落子、收官、复盘五个环节,实际操作中常有交错、反复与融合,概而论之也难免挂一漏万。“文章千古事”,公文写作并无抄近取巧之途,面对漫漫求索路,唯有永葆初心、常怀虚心、坚守恒心,常学常练、笔耕不辍、日积月累,才能进一寸有一寸的收获与欢喜。
(作者系四川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综合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