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总结怎么写?有两个最基本的规范需要遵循。
一要有力量。文字最深刻的不仅仅是文字有多惊艳,关键是要有力量。普通的文章,尤其是比较正式的总结如何做到有力量。最简要的做法就是在标题上彰显力量。本文在总结工作时,梳理出五抓五度——抓好统筹,压实责任,做到统筹“有力度”;抓好学习,多法并举,做到学习“有深度”;抓好重点,聚焦靶向,做到查摆“有准度”;抓好整改,狠抓落实,做到整改“有硬度”;抓好融入,结合融合,做到教育“有温度”。抓,体现了动作,度,彰显了力道。
二要有张力。如何体现总结张力,至少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有大量的数据和事例,数据使总结更加具体,不同的数据内涵要表达的意图;撰写事例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很重要的具体事例,这种事例既可以表现特色特点,比如第二节中的实践学习,就是这种写法;也可以巧妙回应相关要求;第二种是纵览式的事例,从整体上对事例进行概括总结,使其回应整个工作的过程,第五节的三个内容,整体上就是按照这种写法进行阐述的。)
(阅读提示: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学会写作技巧,在每节前附上构思立意,供大家借鉴。)
1.抓好统筹,压实责任,做到统筹“有力度”
(构思立意:本节运用系统思维,按照“顶层设计—过程管控—结果问效”的逻辑展开,采取“谋划—指导—督导”三阶推进法,重点撰写责任体系构建、实施方案制定、全过程督导机制等内容。通过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链条、科学可行的实施路径、刚性约束的考核体系,实现学习教育从部署到落实的全周期管理,确保工作推进有力、责任压实到位、成效可测可评。)
一是精心谋划。按照学习教育要求,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精神要求,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确保学习教育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学习教育教育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形成清晰“路线图”“任务书”。全面压实责任,建立主要某某负总责、分管某某具体抓、相关某某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格局。
二是指导到位。紧紧围绕学习教育安排部署,指导多少个单位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与实施方案,确保内容具体、措施务实、可操作性强。结合年度工作和业务工作指导,深入多少个单位进行面对面指导,帮助找准问题、优化措施,推动学习教育要求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三是强化督导。坚持主动抓建,采取定期协调、动态跟踪、随机察看等方式,全面掌握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落实中的问题。坚持从严从实,将学习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树立鲜明导向,确保学习不走过场、责任不挂空挡。
2.抓好学习,多法并举,做到学习“有深度”
(构思立意:本节运用系统思维,按照“方式创新—资源整合—实效转化”的逻辑撰写。学习方式上突出“规定动作保基础、创新动作拓渠道、特色动作重实践”三措并举;学习载体上注重“书本原原本本学+线上云端便捷学+实地观摩沉浸学”三路融合;实效转化上强调“全员覆盖—重点突出—知行合一”三层递进,系统构建了有深度、全覆盖、重实效的学习体系)。
一是全面学习,做好“规定动作”。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多少人次补课,做到原原本本学、全员全程学;立起学习专题,明确学习重点,深入学习某某规定,推动某某规定入脑入心;突出抓好重要岗位人员和新入职人员的学习,制定专项学习计划,强化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确保全员覆盖、重点突出。
二是创新学习,做好“创新动作”。积极拓展线上学习,开设“云端课堂”多少期,依托“线上阵地”突破时空限制,组织线上研讨多少场,累计参与多少人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学习便捷高效;持续深化“指尖学习”,定期推送“指尖微课”,内容精炼、形式灵活,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三是实践学习,做好“特色动作”。组织到某某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多少次,通过现场观摩、借锤敲钟、某钟长鸣,引导大家知进退、存戒心;组织几次到某某单位观摩见学,借鉴经验做法,对标查找差距,拓宽工作思路,全面提高学习教育质量。
3.抓好重点,聚焦靶向,做到查摆“有准度”
(构思立意:本节采取系统化思维与结构化表达的思想构思,按照“总-分-总”的逻辑框架撰写,重点写了查摆问题环节中“找问题、挖根源、明责任”三个关键步骤的具体做法与成效,突出其针对性、深入性和闭环性,以体现查摆工作的“准度”与实效。)
一是“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密围绕学习教育指出的问题,组织单位和个人逐项查摆,列出多少类多少项问题清单。
二是“挖根源”。坚持深查彻查,对查摆出的问题深入剖析,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
三是“明责任”。针对查摆的问题及其根源,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三张清单”,逐项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全面压实整改责任。
4.抓好整改,狠抓落实,做到整改“有硬度”
(构思立意:本节采取系统思维与成果导向相结合的思想构思,按照“问题—对策—成效”的行动逻辑撰写,重点写了整改工作的执行硬度、制度刚性与成效可持续性三个内容。其中,以“钉钉子”精神突出整改执行力,强调问题导向、台账管理、对账销号等硬举措;以“当下改+长久立”体现制度建构的系统性,通过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实现长效治理;以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整改质效,通过专项检查、压力传导杜绝形式主义,凸显整改成果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一是综合整改见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问题整改落实。
二是建章立制见长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深挖问题根源,着力从制度机制上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
三是跟踪问效见质效。建立健全整改落实问效机制,严防整改搞形式、走过场。
5.抓好融入,结合融合,做到教育“有温度”
(构思立意:本节运用融合思维,按照 “队伍建设—工作推进—服务优化”的逻辑展开,本质是把学习教育作为加强队伍、推动工作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契机,重点撰写学习教育与骨干淬炼、年度任务、基层服务的深度结合。通过专题培训强化队伍能力,通过“学习+攻坚”推动工作落实,通过办实事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学习教育从理论武装向能力提升、任务攻坚、民生服务的三重转化,确保教育成果可感知、能落地、有温度。)
一是淬炼思想熔炉,锻造骨干队伍。把学习教育作为提高骨干队伍知规守矩、提高能力的过程。
二是磨砺实干利器,落实年度工作。把学习教育作为推进年度工作有效落实的过程,注重将学习教育与中心任务、年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学习教育成效助推工作落实。
三是搭建连心桥梁,提高服务质量。把学习教育作为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坚持学习教育与服务基层深度融合,以学促服务、以学促民生,推动教育成果惠及群众。